□羅志華
  記者近期調查發現,職業榮譽感降低、收入與付出嚴重不符、工作中存在人身風險等現實問題讓一些醫生“寒了心”。“醫二代”放棄學醫的情況已不是少數,許多醫生不願“再苦孩子”,甚至部分醫生自己已萌生退意。(7月21日《北京青年報》)
  醫生不願子女學醫,這是一個持續多年的老話題,它是醫生們對職業表達不滿、宣泄內心鬱悶的一種方式。醫生這個職業的確很苦很累,有時還充滿風險,醫生也的確需要將自己的處境告訴給社會,從而贏得社會的理解,並期望改變現狀。但“醫二代”顯然不是一個好的表達途徑,“醫二代”不學醫,既不能表達也無法改變醫生的職業處境。
  每一種職業,都存在職業倦怠,醫生也不例外。醫生不願讓子女從醫,正如一些教師不願讓子女從教、新聞工作者不願子女當記者一樣,都是再正常不過的職業倦怠。不久前流傳的“千萬別報體”也說明,不讓子女從事某個職業,決非醫生們的專利。
  事實上,記者在北京大學醫學部、首都醫科大學調查發現,四個班級共155名學生中,父母是醫生的有15人,占到9.68%,但醫生所占社會職業的比例,遠不及9.68%。這說明,醫生家庭的孩子學醫,仍然遠遠高出非醫生家庭。假如在一個師範院校里,學生家長是教師的不足一成,我們是否就能斷定教師們不願子女當教師呢?顯然不能。
  從醫學教育這一大環境講,醫科生報考保持了多年的熱度,不排除有些醫學院校招生呈現下滑趨勢,但全國相對有名的醫學院校總體仍很搶手,比如今年北醫超一本線82分仍滿足不了需求。而從醫學院校畢業人數來看,供大於求的現象已存在多年。近年來全國每年有60萬醫學畢業生,僅10萬穿上“白大褂”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醫生借“醫二代”表達一下心情可以,自己可千萬別當真,因為“醫二代”不學醫對社會並不構成影響,又何以能靠此倒逼社會去改變醫生的處境?
  其實,社會對醫生的職業境遇是有較客觀而全面的認識的,當前最缺的並不是對醫生的瞭解,而是改變醫生職業境遇的辦法。作為當事方的醫生,沒有必要借“醫二代”來進行職業宣泄,醫生可以說話的地方很多,比如參與到醫改政策的討論當中,或者以更專業的解讀來減少誤會等。醫生與其勸阻子女學醫,還不如以更積極的姿態,在醫療體制變革中尋求新的定位,從而謀求改變當前的處境。編輯:楊日  (原標題:醫生宣泄職業不滿勿拿“醫二代”說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o85vogd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